農村時髦廣告透露小康生活已悄悄到來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taoquanzu.cn/
據國內較大的農村墻體廣告公司村村樂統計,在公司各行業農村墻體廣告的占比中,農資類廣告從2011年的76%陡降至2015年的8%,汽車類廣告從2011年的3%升至2015年的23%,電商類廣告更是從無到有,2015年已達到42%。
近年來,到農村進入村寨一看墻體“大廣告”,只要稍加留意,就會發現,廣告詞突然變得更有“時髦”和有“小康味”了。從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的口號、“生男生女一樣好”的計劃生育政策宣傳、“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”的教育理念,到后來的“某某創造,最好豬料”的農資廣告,再到如今的汽車、電子產品、快速消費品、商品房、網購等新鮮時髦詞出現在農村的墻體廣告,不是簡單的一個廣告,更多是透露了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一種“味道”,說明小康生活已悄悄進入人民群眾之中。
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步伐逐步加快,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明顯縮短,農村人也能同城市人一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交通、網絡、教育等生活,而且,隨著農民的收入逐漸增加,很多農民就有了買車、買房、大宗購物等欲望,這樣無形中就為私家車、城鎮房屋、家電、網絡信息等打開了農村市場,為農村居住人口提高更多服務。
很多村子到市區都有一定距離,可以說,墻體廣告也是村民看到外面世界的一個窗口。從近年來村民所參加的購物和技能培訓情況,不難看出,村民對市場和行情的了解,將近有一半以上都是通過村子中的墻體廣告所看到的,因為,村民通過廣告可以事先掌握自己需要的大概情況,到了市場后就不會出現“兩眼一抹黑”。
“購物不用往城里跑,買啥都用農村淘寶”,這是網絡迅猛發展的成果,也是新時代人們需要熟知的一種必然。在網絡上有有大量的信息,無論是社會、經濟、政治,還是家中使用的鍋碗瓢盆,都能在網上就看到和找到。通過這種時髦的廣告,一方面告訴人們在網上購物,可以省時省力,不用到處跑,網絡上可以想買什么就買什么;另一方面,也為商家自己打廣告,讓人們一上網就很習慣的先打開淘寶網,在淘寶中尋找自己需要的“寶貝”。
信息化和高科技的今天,農民不再是像以往那樣拿著鐵鍬在地里刨食,而是用機器替代了人工,這樣就省出了很多時間和勞力,為社會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,基層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新的知識,更要正確引導好富裕勞動力的人員積極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。通過墻體廣告欄多設置一些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畫面和文字,把黨和國家的方針、政策,把涉及各行各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到人民群眾心中,把好人好事、好的經驗做法及先進典型宣傳到村寨、社區,弘揚正能量,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,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,發揮黨員致富先鋒模范作用,增強經濟流通活力,以不同形式和方法,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更濃的氣氛。
推薦閱讀: